一、一毛钱,也要物归原主
以前会认为捡到钱,是自己运气好,用捡到的钱去买东西,吃起来觉的格外的香甜。通过学法,师父告诉我们失与得的关系,告诉我们做事要为别人着想,我只想到自己运气好,没想到丢钱人是什么心情,是不是很难过。而且平白无故捡到东西也要用自己的德去偿还。我不断的找出为私的心,修自己。有时就会发现地上有顾客掉落的钱,有几十的,也有百元的,我们都及时查找监控视频,是认识的顾客的,就等这下回再来时还给她,不认识的就等失主自己来找,不来找的,就用在做真相资料上,让更多的人看到大法的美好。
一次,顾客付款时,有一个银币从她兜里掉出来,滚落到我家的柜台底下。我赶忙过去查看,柜台与地面也就三、四厘米高,蹲下时,也看不到柜台底下硬币的位置,我就一条腿跪在地上,脸都快贴到地面了,用小棍扒拉着找。顾客看到我这样,就说:“不用找了,不用找了,就一毛钱,费那劲干啥!”我没有听她的,继续翻找,当我把那一毛钱找到,递到顾客手中时,顾客一个劲高兴的说:“谢谢。”我觉的,她高兴的不只是钱找到了,而是我能为她着想的善举感动了她。
又过了几天,那位顾客和她的朋友来买东西,一進门就说:“这个老板娘可好了,我掉落了一毛钱,她趴在地上帮我找。”我都忘了这件事,也忘了顾客的样子了。这件事情,如果放到以前,我可能不会这样做:“不就一毛钱吗?!掉到大街上都不会有人捡,是你自己不小心掉進去的,我也不想要你的钱,从内心我也看不上这一毛钱,你们站着,我趴在地上,脸都要贴到地面了,脏不说,多没面子。”可现在,就在那一刻,我没有迟疑,没有指责,没有面子心,没有嫌脏的心,没有嫌金额小,看不上的心,就是一心想把钱找到,因为那是别人的,我不能要,哪怕是一毛钱也要物归原主。我找到的不是一块硬币而是一份责任,一份为顾客着想的心,不希望他们有一点不必要的损失,因为师父讲:“修炼哪,什么叫无漏啊?没有小事。”(《各地讲法十三》〈二零一五年美国西部法会讲法〉)我传递过去的是善,是包容,是真、善、忍。
二、真正为顾客着想 内心坦坦荡荡
在進货上,我和丈夫同修有不同的观点。他要進质量好一点的,能用的住的产品。我总想進价格便宜的。特别是有的顾客没有买到价格低的货品走时,就加强了我这种想法:你看,顾客都嫌贵走了,我们做小生意的就应该什么价格的都進点,满足各种需求。每当我和丈夫讨论此事时,他都会说:“有的顾客不懂,特别是塑料制品,太廉价的有的是再生料做的,不耐用,而且还有异味,对人都不好,这样的生意我不做,其它的商品也是一样,在我们能认识的范围内发现有问题的我不做。”可我的想法是:“有的人就是想买便宜的,他们也不注重这些,就是要便宜,没有,人家就不买了,就走了,这不是耽误挣钱吗?”几年下来,他的想法得到了许多顾客的认可,好多人说:“愿意上你家来买东西,质量好。”可我進的货却少有回头客说好的。
师父让我们遇到任何事找自己的原因。我就问自己:自己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?進价便宜,卖的也便宜,我想以此来吸引顾客,看我家的商品多便宜,可是质量差,我明知道还这样做,心想,东西都摆在那,这是顾客自己选择的,用的好坏,对人体有没有伤害,和我没关系,反正顾客觉的便宜,当时是高兴的买走了,钱我也挣了,还说我的价格低,以后的事,我也管不了。要不卖这些东西,别的商铺也在卖,那他们不就去别人家买了,这钱我也挣不到了,这不是给别的商家送生意吗?再说了,大家都这样卖。
于是,我就把自己的想法捋顺出来,和师父讲的法对照。师父讲:“真、善、忍这种特性是衡量宇宙中好与坏的标准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?就是用他来衡量的。”(《转法轮》)那我是怎么做的呢?我不真、不善、不忍,明知道商品质量不好,却以价格低吸引顾客,这时不真;明知道有的商品有异味,对健康不好,还说这是顾客自己的选择,这是不善;明知这样的钱不该挣,可看到别的商家也在卖,这是争斗心,是不忍。师父让我们修成无私为他的生命,而我的出发点是为私的,是从我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,想的都是自己的得失,不管他人如何。
我恍然大悟,知道我错在哪里了。我要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,让他们真正买到物有所值的商品,买回去的商品能用的住,能好用,而且价格适中。不能别人能卖啥,我们也可以卖啥,我们是修炼人,做什么事要用法衡量,而不是常人默认可行的理。
当我把做事基点摆正,首先站在顾客角度思考问题,把自己的利益放到后边时,那一刻我发现我的心象大海一样开阔,能包容世间万物,顾客退货的、换货的很多事不计较了,内心平淡中带着喜悦。在师尊法理的引领下,不断的归正自己,熔炼自己,内心变的坦坦荡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