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时刻 抓紧归正自己 【明慧网】

最后时刻 抓紧归正自己
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
【明慧网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】我是一九九六年六月开始修炼大法的,今年七十五岁。十多年住在乡下,我忙碌于处理一些家族事务,两地奔波。这样的生活不规律、散漫、安逸、懒惰,离大法修炼的标准差很远,感觉掉队了。

一年半前,我从乡下搬回了市区,还是疏于炼功,炼的最少的就是第二套功法—法轮桩法,因为怕站久。以前炼第五套神通加持法也常偷懒。由于炼功不到位,我身体渐渐出现不正确状态,易感疲累,膝、胯关节处僵硬,腿走路没力气,走不远就得休息一下,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
通过学法,我悟到懒惰是恶的表现,也是一种魔性; 能忍受痛苦是佛性,也是善的表现。

辅导员在同修群组里曝光我长久没有到炼功点炼功,说我只是挂名而已,建议我退出该炼功点,到新家那边另一个炼功点。但我是不愿意退出,为了避免只是挂名,我要真正出来炼功。我用坚强的意志力,克服种种困难与阻碍,从八月十七日周日开始,调整好作息,清晨四点半就出门去公园炼功,坚持下来到现在,超过一个月了,几乎每天五套功法一步到位,感觉到自己渐渐有了修炼如初的状态,吃苦能力也增强了,炼完功,感到神清气爽。

突破了炼功的困境后,带来了许多好的变化,不象以前那么容易疲累,改掉睡回笼觉的不好习惯; 能被人家说,不怕被人说了; 不再那么嗜睡,睡得少,精神却更好; 消化系统变的顺畅,常人说的便秘消失了; 去除了怕路黑、没人、狗吠、怕久站的心。我归正了自己。

出来到炼功点集体炼功,这个场不一般,在这正法修炼最后时刻,一定要抓紧归正自己,更精進实修,确实修好自己,才能最大力度的助师正法救度众生。

一、背法、溶于法中

在炼功点上,炼完五套功法后,大家围成圈一起学法,一星期有二天背法,很快自己体会到了背法的好方法,一有空就回想着背,中间有忘掉的尽快翻开书看,反复背下来。体会到:不用带书来都能背了,自己重拾了背法的信心,经常脑子一有空,就回想着背到哪里了,接着背,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法,会按照师父在法中说的去做,严格要求自己做个真正的大法修炼者,有时时溶于法中的殊胜感觉,记忆力恢复年轻时的状态,应该是师父给弟子加持或开智慧了。谢谢师父!

背法真的很殊胜,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,现在我会持续背下去,将整本《转法轮》背起来。

二、转变观念,突破病业假相

炼功人应该是没有病的,所以很多常人中说的什么什么病,那个病的名称,自己一概不承认,也不说。如有不正确状态,我就是多学法,对照法,向内查找,自己哪里做错了,找到问题的症结,改过、归正自己。

二零零三年我在美国,因天寒地冻,我有怕冷的心,不敢出去讲真相,师尊要弟子们做的三件事,我少做了一样,结果出了大问题,几乎全身蜕皮多次,双腿肿胀,我悟到:旧势力冲着我的怕冷、怕脏、怕丑、怕臭、怕累等等怕心而来,我心一坚,豁出去了,立即订机票回台湾,加紧做好三件事,约半年,只靠洗冷水澡,不药而愈,皮肤变的更光滑。

今年三、四月时,执著于在网络上标购進口的木头等艺品,像手珠串、手排、宝瓶、聚宝盆、茶盘等,将自己混同于常人,欣赏树木病态的瘤花、闪花奇特纹路等,观念行为上,将丑的、病态的当成美的、好的来收藏欣赏。结果,自己身体腰部与背部右半边,长了一处处类似手排木头花纹的钉瘤,常人所谓的疱疹。我向内找,抓住执著,观念一转,悟到后,心中忏悔说:师父,弟子错了!立即改正,我丢开那些病态丑物、败物,而后,腰、背部皮肤水泡渐渐消退,受苦煎熬了三个星期。没看医生,没擦半点药,我一天天自然好起来。

三、看淡情 兑现使命

关于亲情,今年六月,儿媳妇新添了第三胎,迎来了宝贝小孙女,看了觉的好可爱,疼孙之情油然而生,时常要儿子拍些孙女的照片或录像传给我看,虽然三个孙子(二男一女),我都没答应帮儿媳他们带,但我与先生会在金钱及物质上赞助他们,请月嫂或保姆等。对于疼惜儿子,经常有时会特别买些好吃的, 叫儿子过来拿,煮些好吃的,叫儿子过来吃,问他钱够不够用等,这也是情。 我想:更高尚的情应该是慈悲,私情要看淡。

自己休闲时,还有些喜好心,喜欢做做小雕刻木艺品设计,给木墩、实木家具、摆饰等上上油,像以前画画那样挥洒彩笔,油笔; 喜爱台湾桧木、楠木等,尤其是重油的,觉的色泽漂亮!执著欣赏木纹的自然美,例如:水波纹、山形纹、闪电纹、龙胆纹、凤尾纹等。其实,这些也都是过眼云烟,当我们修成了,要什么有什么,还需要执著这些吗?!我要把这些人心、执著赶快修掉。

结语

非常感谢师尊一直给我机会,让我归正自己修炼过程中的错误,走出人来,奋起直追。明慧网八月十四日刊登了一篇同修交流文章《天目所见: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》自己看了颇有感触!已经到了最后的最后了,当今救人急,分秒必争,我们大法弟子千万别把心思用到不是救人的地方去了。在此,警醒自己,也与同修们共勉!

个人近来修炼体会,不足之处,请同修们慈悲指正。

(c) 1999-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


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